导语:近年来,邛崃市以全面推进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为主线,充分突显乡村学校少年宫的特殊教育职能, 全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各项工作全面推开,收效明显。尤其是在特色活动开展方面,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均开设有主打活动项目, 部分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合地方文化和地域资源,将民间技艺传承和学生才艺学习有机结合,取得显著成效。
邛崃市白沫江学校结合 乡村学校少年宫精心编撰了内涵丰富的校本教材——《传世竹编》,成立了竹编室,开设了竹编课, 将生活竹编、瓷胎竹编引入课堂,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竹编技艺的培训,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细心、耐心、静心”的性格和审美情趣。 该项目被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列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批试点学校。被成都市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局、 成都市非遗中心列为邛崃市唯一一所“非遗进校园”基地学校。[详情]
桑园小学结合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了“飞翔教育”,大力彰显风筝文化特色。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制作了形态各异、 耳目一新的风筝,应邀参加了各级名类比赛,学生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详情]
邛崃市高何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从关心留守儿童着手,引领孩子们开展根艺作品创作。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耐心细致、心灵手巧, 件件作品都惟妙惟肖,深受各界人士喜爱。成都市爱心人士还专门与该校结对,免费为该校艺术根艺作品宣传和拍卖, 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因为该校特色成果显著,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均对学校的进行了报道。[详情]
2016年9月28日, 中国工农红军邛崃苏维埃红军小学(其中包含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学生)的20名同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 《光辉的足迹》的录制。孩子们在节目中表演表演唱《闪闪红星》,以及与老将军合唱团和来自江西的老红军后代共同表演了大合唱 《七律.长征》。孩子们嘹亮的歌声、饱满的精神充分展示了邛崃革命老区人民在红色精神浸润下的精神面貌, 精彩的演出得到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节目于10月20日已在中央三台播出。[详情]
2016年9月底,邛崃市红军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收到全国红军小学建设理事会的邀请,参加由全国红办、 全国校园足球管理办公室主办的全国首届红军小学足球赛。在激励的小组赛中,我队以3:0赢得比赛,进入四强, 最终喜获第四名。[详情]
11月18日,邛崃市羊安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代表队在“运动成都2016年阳光少年健康奔跑” ——成都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迎面接力赛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详情]
白鹤九年制学校开展的纸浆雕塑纸浆画,凝聚了孩子们集体的智慧,点点滴滴中见证了孩子们的团结协作的力量。。[详情]
火井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习古技,崇古人;尚文化,传古韵;立新篇,谋发展是学校“文化立校”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通过主研老师不断对火井地域文化的研究,发现火井历史的鼎盛时期的很多文化遗迹和文物,特别是画像砖,这种稚拙朴素、 雄浑奔放的艺术形式是对火井厚重人文历史的新的诠释。学校师生在吸取先人艺术造诣精华的基础上,创新泥板浅浮雕的创作表现形式, 开展汉画像砖汉印项目,写成了校本教材《我们学做画像砖》。孩子们融入地方人文历史创作了大量画像砖作品, 《状元省亲》、《春游崇嘏塔》、《启蒙》、《养正》等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省、市数百个奖励。学校获得“全国少儿美术教育溢美第二届 《1+1=少儿美术探索展》先进单位、成都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写字教育实验学校等殊荣。[详情]
2018年3月13日,冉义小学第二次书法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在培训中,孩子们首先学习如何发开毛笔, 用完笔后如何保护,学校老师为孩子们做了示范和指导,从毛笔字帖的选择和临帖方法等方面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 并以颜体楷书为例,深入浅出地向孩子们讲解和教授了基本笔画的书写。[详情]
邛崃市太和九年制学校位于成都西南边陲,距邛崃市县城约50公里,留守学生占50%以上。 学校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尤其是为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环境,实践并开展了以木材、 竹材为原料进行艺术加工的烙画艺术为特色的地方教育特色课程。[详情]
位于成都邛崃市天台山下的天台乡村学校少年宫以校本课程为突破口,以“竹文化”为主题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开展艺术教育,办特色学校初具规模。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可爱的家乡---天台山》和《竹艺》, 对学生进行旅游知识、礼仪方面的培训。开展“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特色课程,竹编、根雕、竹玩具、竹工具、 竹刻等各种与旅游相关的技能培训,让学生学会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素质。[详情]
4月10日,道佐小学组织一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了乡村学校少年宫社会实践活动。 9点整,同学们排成两路纵队从学校出发。经过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同学们到达了本次春游活动的“大本营” ——道佐乡水轮泵。在这里,同学们感到非常放松,尽情的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大声的传递着自己的愉悦。 [详情]
主办:邛崃文明办 建设与维护:成都全搜索
地址:四川省邛崃市文南路554号 邮编:611530 电话:028-88770331